close
下午三點半的時候,我搭上了從烈嶼九宮碼頭開出的渡船回金門。

大、小金門間只需要大約十分鐘船程,

渡船上只有寥寥幾個乘客,零零散散的各自尋了位置坐了,

船上沒有人交談,穿著橘色工作服的水手悠閒的靠在船邊,

等乘客都坐穩了,結好了纜繩,船就啟航。



我坐在靠艙門的地方,

船一開,海上的風就迎面吹來,

不是印象中溫暖溼熱的風,而是清爽溫柔的,

像是童年夏日的午後,坐在圍牆上,緩緩吹過野地,再輕輕拂動髮梢的風;

溫暖溼熱的海風是過去在高雄坐渡輪到旗津時候的深刻印象,

因為那樣的經驗,

總覺得海風就是這樣濕濕鹹鹹熱熱黏黏的,並不舒服,

豈知金門灣的秋天海風如此清爽!

過去不知道,幸好今天吹到了。



在金門水頭碼頭下船,迎面撲來的風出乎意料的熱!

過去只覺得金門處處好,樹多風涼天地寬,

就算在村落裡坐著聽四周的聲音都是享受,

可是現在再一次慢慢體會了小金門,

心中難免有點悵然若失-

不過十年,金門的改變真大!

初見金門時看見金門既美又優雅,

尤其和工業化的高雄相比;

十年過去,那歲月鏤刻出來的典雅在環境的壓力變了,

接下去的金門會是什麼樣子?

十年前的金門,公路旁高大的木麻黃夾道,

它們的濃蔭綠影,是金門特有的影象,這

些年快速的變化中,幽深的綠意在減少,

拓寬的道路沒有了綠蔭,高大的樹木減少了,

習慣在上面築巢的喜鵲也變少了,

要感受金門曾有的印象,只能到金門離島的小金門才能感受。



小金門就是烈嶼,

從大金門的水頭碼頭到小金門的九宮碼頭不過十分鐘,

上了岸步行幾分鐘就來到金門國家公園烈嶼遊客中心,

仿隧道的空間裡,可以看展示,也可以最下來喝杯咖啡、飲料,

在遊客中心借了腳踏車,循著車轍道環島自由行,是自助旅行者最好的行程。



車轍道有幾個規劃出來的景點,

有些景點的步道直接就到了海邊,

小金門安靜的沙灘上只有潮浪在沙岸上沖刷的聲音,

沙灘上一群玉頸鴉像在跟海浪遊戲一樣,

跟著潮浪來去而進退,撿食著潮間帶的水生物。

大金門日漸減少的喜鵲和玉頸鴉在小金門數量仍然不減,

明顯的看出環境的變化和生物的關係。

沙灘上,蔓延爬生的馬鞍藤紫花和黃色待宵花把沙灘點綴得十分雅緻,

初夏盛開的待宵花,竟到深秋還在開!

在正午的陽光下更顯燦爛。

東崗採石場的故址,小金門特有的青色玄武岩在陽光下發亮;

車轍道經過曾經的軍事陣地,也經過美麗的海岸,又經過了小村,

珠頸斑鳩懶懶的叫聲中,小村裡靜悄悄的,

紫色牽牛花爬了滿牆,

黃紅相間的馬纓丹和紫花藿香薊鮮豔的顏色在小路旁一路展延,

有些台灣欒樹的樹冠上還有黃花張揚,

但有些已經結起了棕紅色的果實,很有秋天的感覺,

但有些樹上的黃花還在樹冠張揚,仍是夏天的芳姿,

苦楝樹垂掛著小小金黃色果實,銀合歡也開了滿樹小白球花欣然迎賓。



順著車轍到來到陵水湖,

靜靜的湖水倒影著天空和水草,水面上平舖許多聚藻,

夏天的時候,聚藻的種子蹦出來的時候,

會有輕輕的「ㄅㄛ ㄅㄛ」的聲音哦!

水邊遍生木麻黃,偶爾一隻蒼鷺飛過,嘎嘎兩聲,就消失在對岸。



金門是台灣的離島,

小金門是大金門的離島,

當離島急起直追要開發成和本島相似的時候,

不免有些懷舊的心思會覺淂悵然,究竟要什麼樣的改變才是對的?

在離島,

我因為想念,而將曾有的記憶重新喚起,

但願離島的離島在這令人目眩的時代中,

永遠留著它獨有的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o45 的頭像
    lico45

    lico45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