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要寫「開學了」,還是要寫「魷魚羹」?

這兩件事好像湊不在一起?

事實上,這兩件事卻真的是湊在一起的,

就先說「開學了」。



匆匆忙忙的就把兩個月的暑假過完了。

九月十七日開學,赫然變成學姐。

必修課的教室滿滿的,

因為我們研一的時候沒開這門課,

所以今年幾乎全班回頭來修今年研一的這一門,

教室裡除了老同學,

還有今年的「研究所新鮮人」,

加起來二十來個,挺嚇人!



開學日,

除了整理宿舍、師生見面、課程介紹安排、敘舊…之外,

有一種重新回到金門生活的感覺,

回想當時重回校園的心情,

事隔一年,這樣的心情似乎又略有不同-

在新鮮感之外,又有了其他的考量,

比如:對課程的期盼,對未來的規劃,

當然,更現實的是必須開始找尋最好的論文題目;

現實的生活裡,除了詩情畫意和充滿理想之外,

還有很多務實的事務:

選什麼課?找什麼題目研究?如何入門下手?

怎樣尋求支援?在哪裡有相關訊息?

在在都是必須面對的,

老師們說人文學科的碩士學位經常都要五個學期以上才能達陣,

我更擔心的是,

以我的條件來說,恐怕五個學期也拿不到學位,

那麼,我要輕鬆高興讀書就好呢?還是要以拿到學位為目標?



生活中,總少不了要吃飯,

再嚴肅的問題到了肚子餓的時候都得停下來,

我的名言是「不吃飯就低血糖,低血糖就沒智慧處理和思考」,

所以得覓食。

兩個月沒好好待在金門,

這下一回頭,熟悉的記憶又回來了。

這下要說魷魚羹了。



今天去吃魷魚羹。

魷魚羹小店在西門小街,就在往城隍廟的路上,

老闆娘夫妻都是一手好廚藝,

先生在浯江溪旁開了一家備受歡迎的餐飲店,

簡餐、飲料和小吃一應俱全,

明亮的玻璃屋和小小的園子頗有特色,價格大眾,

是當地人喜歡的餐飲店;

太太在另一條小街開了一家小店,

十坪左右大小的店裡擺了幾張樸實的木桌木椅,

賣的有魷魚羹麵或米粉、冬粉之外,

也有味道不錯的牛肉麵,

另外,她的小菜也別具特色:

滷得去油又軟中帶勁的豬頭肉尤其好吃,

連我這不吃肥肉的瘦子都要來嚐,原來就嗜吃肥肉的人更是垂涎;

另外,滷油豆腐的滋滋有味、豆腐乾的鬆軟香、

海帶的嫩滑,都令人回味。

魷魚羹用的是自己發泡的魷魚,

沒有鹼水的味道,羹的柔滑之中魷魚的嚼勁顯得更出色,

台灣的魷魚羹多用香菜提味,

相形之下,金門這家魷魚羹端來的時候,

上面幾葉翠綠的九層塔帶給我們的,

不只是視覺上的美感,

也是味覺上與眾不同的精采了。

我總是在這裡點上一碗魷魚羹米粉,

再來一盤包括油豆腐、豆乾、海帶和豬頭肉的滷味(五十元一盤),

就吃到腆著肚子,實在滿過癮。

曾經有人說:金門都沒什麼東西好吃,

吃來吃去就是那些菜色和餐廳,

這就像我們出國旅行,

跟著團體走就一定只吃到那幾家專門做給觀光客的餐廳一樣,

金門許多好吃的東西隱身在小街巷弄聚落之中,

是自助旅行和有心的人才吃得到的,

以後一樣樣說給大家聽,

也給大家要去金門的時候做個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co45 的頭像
    lico45

    lico45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