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初大雪左右,氣溫節節下降,台灣的高山飄起了雪,住在亞熱帶的人們興奮得開始往合歡山朝聖。2011年元月分,全台灣竟有七個地方下起了雪,包括南橫公路台東段的啞口地區!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10年底的金門,冬風已來,清晨,我在慈堤海邊。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其實我已經很久都不過生日了,將近三十年。

以前,媽媽記得每一個小孩和爸爸的生日,每到一個生日,媽媽一定會準備一鍋慢火熬煮好的雞湯,又下一鍋麵線,那天晚上,每個人都有一碗雞湯麵線,但只有過生日的那個人碗裡有兩個湯荷包蛋,媽媽說:這是我們老家的太平麵,是祝福出外的和回家的都平平安安,也賀喜生日的人一生太平的食物。太平蛋應該用鴨蛋,但是現在大家都吃雞蛋不愛鴨蛋,所以用雞蛋。但我知道用雞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家裡有養雞沒養鴨,所以只能用雞蛋。我每次吃那碗麵,就覺得特別的幸福,覺得那是一種特別的寵愛,尤其是那天晚上的兩隻雞腿之一一定會在壽星的碗裡。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來不曾想過要跑到印度去看鳥。但事實上,印度除了好看的手染布和絲巾、壁毯等等之外,也是一個自然生態豐富的國家,據當地的朋友蘇明說:印度是唯一在自然環境中擁有獅子和老虎的國家,他還加重語氣強調:不是在動物園,是在野生的環境哩!

在西印度旅行十多天一路行來,沿路果然鳥影處處。在金門的夏天,我常看見栗喉蜂虎,而在這裡,路邊電線上站著的,竟也是蜂虎!不過這種蜂虎全身綠色,名喚綠蜂虎。除此之外,在台灣地區極為少見的佛法僧,這裡也不難見到,而我們在動物園裡看見的孔雀就在路邊田埂上可見,有時候,這些顏色鮮豔,在印象中代表著華麗高貴的鳥,竟在垃圾堆中低著頭翻翻撿撿!真是令人目瞪口呆!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印度之前,我曾經問過到過印度不知幾回的朋友:在哪裡可以找到足夠的資訊可以預先更深入的了解印度?朋友說:帶著你原有的認識,再把自己放空,好好感受一下這個你從未去過的國度吧!也許那樣才會有更深的體會。   果然一到印度,不論在視覺、嗅覺和文化的感受上,印度都給我很深的撞擊。漸漸,我放下原先對印度那些淺薄的認識,只用單純的心和感官來體驗印度。 記得在前往探訪蓑羽鶴的前一晚,我住在一座已有250年歷史的古堡。古堡坐落在一個小鎮「Phalodi」,據說,數百年前,這裡曾經是文化、貿易和宗教的中心,是有錢的魔羅門和會做生意的耆那人聚居的城市;那時,這城曾經如此風光和繁華,但而今繁華褪去,許多當年的華屋美舍都已成殘垣斷壁。 夜晚的小鎮已然安睡,我們在小巷裡巡迴尋找古堡的位置,許久,方在一條小巷中找到它。    那是一棟簡版小古堡,雖然已是徐娘之姿,但仍然見出當年精緻:迂迴曲折的迴廊、木製的樓梯、扶手和擺設、門上、天花板和窗櫺的雕花、古典的梳妝檯和壁飾、天台和天井的設置、還有掛在牆上衣著光鮮亮麗一家三口的合照,在在看得出當年古堡和古堡主人的地位;    提著行囊走在那砰然作響的木梯上時,已有走進時光隧道的感覺,而當我用鑰匙打開門上掛著的大鎖,推開老木門時,樸實而古色的房間更讓我覺得走進了另一個久遠的時空裡。 我的房間門外就是天臺,洗完一天的塵埃打開木門時,驚見天台上流瀉著銀色的月光,抬頭看見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銀色的光芒流向美麗的古堡也流向破落的房舍;明月有情,遍灑風華或頹敗;歲月無情,無論貴賤都將逝去;時光中,曾經的滄桑都已無言。站在天臺的月光下,我彷彿融入無垠的宇宙和久遠的時空。    想起遠方的家人,他們都好嗎? 這一天,是農曆十五,正是月圓日。   一夜雞鳴狗吠,躺在房間正中央的大床鋪上,我只半睡半醒,許多前塵往事如影片般整夜不停,是因為這時空的磁場影響了我嗎? 天還沒亮,外面已有動靜,人獸的走動,還有轟然入耳的梵語唱經。 就在「經聲梵語」中我用完早餐,提行李出門。臨出門前,看見大廳外天井下有一位看報紙的老先生,他穿著顏色鮮麗的傳統衣衫,帶著小帽,他問我昨晚好睡嗎?我輕輕點頭。這位就是古堡的所有人,曾經權重位高的他,現在把古堡讓人經營成旅人歇腳之處,他自己則住在遠遠的南印度,只偶爾回來度假探視。   要離開村子的時候,旅社對門的屋裡正牽出來一隻乳牛,跟在旁邊的小牛急著要吸奶,可是先給趕到一旁,牛主人栓上乳牛兩隻後腳防牠亂踢亂跑,接著提著鋁桶蹲下擠牛乳,牛乳得先給擠出來叫賣,小牛先等等,這個地方,還停留在很久以前的世界。    站在古堡這裡望向四方,這廂是典雅精緻的屋宇,那廂的隔鄰對門,卻是陳舊簡陋的小屋,不過一牆數步之遙,卻是幾個階級的距離。    我呢?是甚麼因緣使我憑空出現在這裡?是哪一世的緣定使我今生來此與他們相遇?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穿衣服一向簡單:樣式簡單、顏色簡單,簡單的衣服使我不用費太多時間選擇,簡單的衣服顏色也不容易出錯,「簡單」使我很低調,所以很安心。我因此一向覺得線條顏色簡單的衣服才好看。可是到印度旅行的時候,我竟然發現大紅大紫大綠的顏色也可以全部穿在身上,而且怎麼穿怎麼好看。    如果要用顏色來形容西印度,印度的顏色是灰褐色的,大花的。 灰褐色的原因是:古吉拉特邦經常就是大片大片的灰褐色,那顏色似乎無所不在:荒地裡灰褐一望到天邊,聚落裡滿地泥濘也是灰褐色,低矮的屋子看起來是灰褐色,充滿牛屎味空氣也好像是灰褐色。可是這些灰褐色的土地上走來走去的卻是大紅大紫大綠的鮮豔的花顏色。 大部分的印度人至今仍然穿傳統的服裝:男人穿白色直到小腿的長衣,像旗袍一樣開著邊衩,再配一條白長褲,當然頭上經常還有白纏布。    女人呢?身上的那件衣服可有學問。 裹長裙的印度女裝有個名字叫做「沙麗」,上身是一件圓領有袖露肚短上衣,下身由一塊長長的布由腰往腿層層纏繞後往上拖出一條掛在肩上的披肩,這條披肩在必要的時候又變成頭巾或面紗,領教過印度的炙熱和風沙的人都會知道,這絕對是印度這個特殊環境衍生出來得最佳服裝,尤其是那條披肩兼頭巾和面紗,可以防曬、防風沙,在宗教的嚴格規定下,它還可以是不方便示人面目時的好道具。 由於披披掛掛,所以穿上印度女裝是看不見身體線條的,也因此,只要體重沒有「太超過」,一般來說都還不難看。當然我說的是遠觀,一旦近看,還是有差別的。想想如果露出來的是一塊贅肉(或是一圈?),或是一種沒洗乾淨的顏色,或是太皺太垮,還是滿煞風景的。 「沙麗」的顏色通常都頗為艷麗,紅的黑的藍的綠的和黃的也許全部都可以在身上,奇怪的是一點也不覺得突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家都這麼穿,使得滿街滿眼都是花,看多了,也就不花了,甚至,還覺得有些花得滿美的。 尤其在吉普賽人的身上,我更看見了這種「花」的驚嘆! 吉普賽的女裝有頭巾有長裙,乍看和傳統印度女裝很像,其實不然。吉普賽女裝也是上衣下裙,不過上衣不限形式,可能是圓領短袖,也可能是普通的長袖襯衫;下裙和印度女裝的裙襬也不同,吉普賽女裝的裙子是寬襬的,長而寬的裙子看起來像是用了整幅布做的,幾乎拖地的裙襬由於垂墜的關係走起路來像是水波盪漾。吉普賽女子的身材通常高挑挺直,臉上的五官有很深的輪廓:深邃而大的眼、既濃又長的睫毛、高挺的鼻、很有野性美的唇、黑而長的眉、發亮的棕色皮膚,走起路來,那擺盪的長裙就像是一波波暈開的水波,那姿態,除了「搖曳生姿」我找不出其他的形容詞。   那一天在吉普賽人聚居的地方,一個羞澀的少女對我微笑,頭巾輕輕掛在髮上,顏色鮮明的衣裳在陽光下更顯艷麗,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在這裡看甚麼花衣裳都好看? 因為,這麼花的衣裳配的是她們這麼深的輪廓、這麼亮的棕皮膚,因為外型線條強烈,所以就當得起這麼色彩濃重。如果,把這些衣裳放在我這黃皮膚扁平臉的身上,一定就更顯膚黃鼻扁眼睛小,那時,艷麗就不是艷麗,變成俗氣了。 甚麼人穿甚麼衣服得有自知之明,東施不能笑颦是因為她沒有西施之美,因此人真的得明白自己的限制和特點,這樣才不致畫虎不成,也才可以顯出自己的風格。 說了這許多,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長褲型的印度女裝。上身一件開邊衩長衣,下身是一件寬長褲,披一條長紗巾,既優雅又方便,這種衣服稍加改良,若在台灣街上穿也不會太突兀。 只可惜整個行程沒有購物時間,空想而已,畢竟一件也沒帶回來。 不過,還是不要開啟這扇欲求的門才好,要不然我小小的收入將無法承擔許多大大的開支。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Dec 01 Wed 2010 19:47
  • 蒙蔽

看書、做家事、打字、騎車、走路…,老是覺得眼前模糊不清楚。

照鏡子看眼睛、擦眼鏡、重新洗臉、特別擦眼角…,眼前的模糊依然還在。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0111122日,我在印度旅行,主要範圍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省,地理位置上,它北鄰巴基斯坦,在地形景觀上,它包括了沙漠、高原和鹽沼地。其實這並不是一趟輕鬆的旅程,和我以前的旅行經驗大不同,但,它也給了我不同於以往的感受和衝擊。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風的裙襬終於遠去,雨停了。

lico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